公告:2013兰州高分子前沿论坛

【发布单位: 发布时间:2013-09-18 浏览量:89

召集人:周其凤  院士

    论坛主题:高分子与生态、环境及生命科学
    主题报告:
报告人
报告题目
报告时间
张希院士
超分子组装与软物质
2013-8-2 
张全兴院士
李弘教授
白色污染危机下的生态友好材料
2013-8-18
颜德岳院士
超支化聚合物及其超分子自组装
2013-9-17 10:50_12:00
陈学思教授
抗肿瘤高分子药物载体的设计、合成与性能评价
2013-9-17
14:30_15:20
董建华教授
高分子科学进展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3-9-17
15:30_16:20
徐志康教授
面向水处理的高分子分离膜:过去、现在与未来
2013-9-17
16:30_17:20
    主办单位: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学科委员会
    承办单位: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
    备注:
    2013年9月17日星期二 上午报告地点: 新校区毅然厅
    2013年9月17日星期二 下午报告地点: 新校区第二报告厅
    专家简介:
周其凤: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学科委员会主任。先后担任过国务院学位办主任、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司司长、吉林大学校长及北京大学校长等职务。周其凤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是液晶高分子合成、结构及性质,创造性地提出了"Mesogen-Jacketed Liquid Polymer" (甲壳型液晶高分子) 的科学概念并从化学合成和物理性质等角度给出了明确的证明。在J. Am. Chem. Soc.和Macromolecules等国内外著名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两百余篇;主要学术论著有《液晶高分子》、《高分子化学》、《Liquid Crystalline Polymers》、《Contemporary topics in advanced polym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和《耐高温聚合物及复合材料》等。获1991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青年科学家提名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及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奖励。
 张希: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张希教授是清华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他在超分子组装与聚合物薄膜方面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在国内外学术界很有影响的成果,包括:建立和发展了超两亲分子的新概念,以此实现了可控的分子自组装与解组装,为制备新型功能超分子材料和器件提供了新的途径;建立了基于主体增强分子间相互作用的超分子聚合新方法,可用于室温和水溶液中组装高分子量的超分子聚合物,为高分子科学带来了新方向。在Chem. Soc. Rev.,  J. Am. Chem. Soc.,  ,Macromolecules 及Angew. Chem.Int. Ed.. 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特邀报告和大会报告80多次。获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名列第二)、全国师德先进个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奖励与荣誉。兼任,《Langmuir》、《高分子学报》以及《化学学报》副主编,《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Chemical Communications》、《Polymer》、《Polymer Chemistry》、《Small》等期刊的编委。
 张全兴:环境工程学家现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国家有机毒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是我国离子交换与吸附技术发展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在国内最早将树脂吸附技术融合到环境工程领域,自主开创了树脂法治理有毒有机工业废水及其资源化的新领域,为重点化工行业污染控制和节能减排做出了重要贡献。 荣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2007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各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78项,发表论文300多篇(其中SCI收录100多篇);获2006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和2007年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特别奖。
        颜德岳: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针对各种不同的聚合反应机理及相关动力学微分方程组,颜德岳教授分别采用线性微分算子法、唐江图论、新型变数代换和隐函数法进行严格求解,给出了各聚合反应体系的各种分子参数的表达式,并提出了从反应参数计算聚合物分子参数的方法,从而比较系统地发展了聚合反应的非稳态动力学理论;在超支化聚合物的可控制备方面,他提出了不等活性双组份合成思想,率先报导了自缩合氧阴离子聚合和自缩合电荷转移共聚合;在超分子自组装方面,在实验室观察到了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分子宏观自组装现象,突破了长期以来分子自组装研究在尺度方面的限制。在Science, Angew. Chem. Int. Ed., J. Am. Chem. Soc.及Adv. Mater.等国际主流学术刊物发表研究论文400多篇。他引6000余次。参与撰写大全、专著共13章,共同主编专著一本(John Wiley & Sons)。他培养的博士生中3人获国家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1989年他和导师唐敖庆院士等人共同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9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 200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1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陈学思: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吉林大学和上海大学兼职教授,德国汉高公司科学顾问委员会成员及专家。任国际杂志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 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Biomacromolecules,Macromolecular Bioscience,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及《高等学校化学学报》等编委。主要从事: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的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与应用研究。在骨折内固定,骨组织工程骨、软骨支架修复,药物缓释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完成了聚乳酸产业化。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360余篇;合作出版著作1本,论文在SCI中被他人引用超过6500次。授权专利70余项,公开或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20余项。
        董建华: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四处处长,长期从事基金委化学部四处的管理工作,对促进和推动高分子学科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主要合著有《高分子科学学科前沿与展望》。
        徐志康: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系主任。现为中国化学会理事、中国膜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十二五863重大专项“高性能膜材料”专家组成员、《膜科学与技术》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编委。从事分离与吸附功能高分子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LangmuirJ. Membr. Sci.J. Am. Chem. Soc., MacromoleculesChem. Mater.及Biomaterials发表论文220多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近50项、出版中英文专著各1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和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

联系方式

学院办公室:0931-7970806

本科教务办公室:0931-7970144

研究生教务办公室:0931-7971851

团委办公室:0931-7971535

Baidu
sogou